传感器是获取信息的工具,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特别是自动化生产过程的首要部件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源头,是现代检测仪器仪表和测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仪表。现代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传感器技术在工科学生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技术要求,传感器技术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也可作为其它工程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对培养学生掌握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及生产过程自动化设计技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传感器技术涉及数学、物理、工程材料与工程力学、电子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因此,它在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基础作用。
由于在测控系统中传感器处于信息获取的源头,因此在测控类专业课程体系中,“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是重要的专业主干课,开设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该课程基础理论宽泛,涉及机械、动力、物理、化学、光学、材料、电子、生物、半导体、信息处理等众多学科领域;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与当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相一致,特别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突出的知识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就知识体系而言,使学生建立针对传感器的从原理到应用的系统化认识,即了解如何获取被测对象信息、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传感器的特点和使用的一般性原则;就能力培养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勤思考、能动手、敢创新,使学生具备自主建立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的能力,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要。这一目标定位决定了本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到课程资源建设的全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