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元件课程创立、发展与兰州理工大学液压专业一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兰州理工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简称液压专业)的前身是1955年成立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的水力机械专业,是我国高校第一个水力机械专业,当时水力机械专业下设水轮机、水泵、液压传动三个专门化,主要师资由苏联专家担任,同时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1961年院校调整时,该学科迁至富拉尔基哈尔滨工业大学分校。1965年整建制迁至甘肃工业大学(2003年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1970年在水力机械专业液压传动专门化方向基础上,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三所高校一起创立了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并率先于1971年开始招本科生,1982年开始培养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硕士生,1990年获得流体传动与控制硕士点,1998年教育部本科目录调整,本专业成为我校热能与工程专业下的两个专业方向之一,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及专业特色完整保留。1999年根据教育部学科调整目录,流体传动与控制硕士学科转为机械电子工程硕士学科。2010年获得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点。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简称液压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本专业一直在我国流体传动及控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本专业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100%,位居学校各专业前列,社会需求极其旺盛,本科生招生规模由1~2个自然班扩大到5个自然班。该专业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本科生培养规模居全国高校液压专业首位,毕业生在液压相关行业上的数量居全国高校首位,尤其工作在液压元件及系统设计研发的毕业生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
五十余年来,该专业为液压相关行业输送近4000名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形成了“甘工大液压”品牌,涌现了一大批行业知名专家、学者、技术专家,为我校液压专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甘工大液压”特色就在液压元件,基于教师对液压元件的高度重视、大量研究开发工作,基于学生毕业设计主要以液压元件设计为题目从而深刻理解和掌握液压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基于大量毕业生在坚实掌握液压元件基础上的突出工作表现。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装备和液压技术发展的基石,是液压技术的“芯片”,液压元件决定了液压系统的性能,并不断地发展变化。液压教研室的教师围绕学科前沿和行业重大需求进行液压元件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出版了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教材、专著、论文等,研制出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多路阀、径向柱塞泵、电机泵等液压元件,获得甘肃省及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十余项。
兰州理工大学液压专业教师中涌现的知名教授如王明智、王春行、张弼、那成烈、卢堃、许仰曾等均在液压元件研究开发方面做出重要贡献。1978年2月,甘工大液压教研室编印《液压元件》(上、中、下册),该教材为我国《液压元件》教材起到了奠基性作用,由此1978年9月在兰州(甘肃工业大学主办)召开了液压传动专业教材编审会议,通过了液压元件、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伺服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流体力学、气压传动系统、液压测试技术及本科生液压试验用实验台(原理图、指定生产厂家)和实验报告书的编写大纲、内容和必讲章节、选学章节,并且推举甘肃工业大学为全国液压专业本科生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从此结束了我国没有液压专业本科生统编教材的历史,这是我国液压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转折点,结束了老师讲课、学生只能记笔记的历史。1978年出版全国统编教材《液压传动概论》(1992年再版);1980年出版全国统编教材《伺服控制系统》;1980年出版全国统编教材《液压控制系统》(再版三次,国家级优秀教材);1981年、1988年主审全国统编教材《液压元件》;2001年出版《液压传动技术》;2003年出版《轴向柱塞泵可压缩配流原理》(专著);2009年出版《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电液伺服与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等。
《液压元件》课程是“甘工大液压”品牌的基础支撑和基石,加强本课程建设对于我校液压专业特色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兰州理工大学《液压元件》课程主要包含组成液压系统的各种液压泵、液压控制阀、液压执行元件、液压辅件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性能特点、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等内容,是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经过几代专家学者呕心沥血的努力,已经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课程。多年来,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国家统编教材大多为我校主编或主审,在行业中已经形成了“提到液压,不能不提工大液压”的共识。
液压技术作为三大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工程机械、车辆、重工、军工、航空航天、航海、海洋开发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节能环保、高可靠性等要求的日益提高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液压元件的创新发展及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广阔的空间,坚实掌握液压元件理论和创新设计的液压高级专门人才会成为推动我国液压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液压元件》课程本身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