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今天是: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蓝染入靛,匠心入魂——能动学院学子赴平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更新于:2025年07月23日 20:49 作者:孙强 浏览次数:

一块靛蓝围巾,三次沉入染缸,颜色由浅至深,是时间留下的刻度,也是技艺传承的注脚。7月18日,兰州理工大学能动学院实践队走进平凉蓝染小院,把课堂搬进染坊,在一抹靛青里寻找非遗的活态答案。

手艺:让图案“长”在布上。古法蓝染非遗传承人李梅老师先授形染:灰浆覆版、压印、浸染、晾晒,银杏叶在布面“生根”。再教扎染:一折一夹一扎,蓝白之间开出意外之花。化学公式与草木染料同场,学生发现,温度、浓度、时长,每一步都可量化,却唯独“手感”无法复制——那是匠人与布料的私语。

4326E0

故事:把岁月染进颜色。采访李梅老师及其婆婆时,我们探寻了她们坚守传统染布技艺的初心。李梅老师表示,热爱是她们坚持的唯一理由。学生们在采访后深刻认识到:非遗并非仅仅是展品,它更是生活中的一种方式。大自然赋予传统工艺以蓬勃的生命力,使其在岁月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345436

未来:让古法遇见新场景。崆峒古镇的非遗一条街上,蓝染围巾、抱枕、灯罩与咖啡杯并排陈列。传统纹样被拆分成像素点,重新排列成手机壳、耳机包。实践队提出“数字靛蓝”计划:用光谱仪记录染料配比,建立云端数据库;AR技术让消费者在屏幕里“亲手”扎结,再下单定制。科技不颠覆传统,只是把它翻译成当代语言。

41D54D

本次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深刻领略传统蓝染技艺魅力,激发其融合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思维。实践队将推进“数字靛蓝”计划,以科技助力传统工艺发展,让古老蓝染在新时代重焕生机。相信在青年学子努力下,非遗文化必将在现代社会大放异彩,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图/文:孙强;审核:朱毓杰)

上一条:能动学院“探索科技、点亮梦想”服务团走进甘家巷社区开展科... 下一条:能动学院学子赴会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电话:0931-2973750

邮编:730050

邮箱:xiaomaomao2002@163.com QQ: 39808702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访问量:2873411 次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