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今天是: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沙海铸魂·青春作答:兰理工学子戈壁寻根,书写新时代兵团精神

更新于:2025年08月12日 11:54 作者:杜丽芳 浏览次数:

8月4日至10日,兰州理工大学“重走沙海老兵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在指导老师杜丽芳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他们追寻沙海老兵的足迹,在戈壁荒漠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在科技田野里见证青春的绽放。

踏寻兵团足迹:在历史深处叩问初心

实践团先后走进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九团红八连“军垦记忆”教育基地及十六团老一营营部旧址。在锈迹斑驳的农具、低矮的“地窝子”复原场景中,沉浸式感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实践团队与老一营退休老党员王青兰进行交流访谈,王青兰同志的动情讲述将“革命加拼命”的豪情跃然眼前,让团队成员眼眶发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坚守与奉献。

科技赋能边疆:青春与土地的“双向奔赴”

在阿拉尔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兰理工实践团队的学子与第一师十二团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观学习和现场交流。在科技园区工作人员讲述下,两地青年参观了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示范区、特色作物育种基地等核心区域,详细了解现代农业在节水灌溉、智慧管理、品种改良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与创新成果。十二团团委工作人员王鹏飞结合自身在团场的服务经历,分享了基层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讲述团场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实践和显著变化。

胡杨与红柳:在荒漠中读懂生命的韧性

第一师第十四团睡胡杨谷的枯木,以“千年不朽”的姿态向实践团无声诉说。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与兰州理工大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红柳精神不谋而合。

沙漠之门:用脚步丈量信仰的高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重走老兵路”体验,让队员们直面“死亡之海”的严酷,风沙中,当年老兵们徒步穿越沙漠的壮举变得具象化。夕阳下的分享会上,有人哽咽道:“他们用脚步丈量的不是距离,而是对祖国的忠诚。”

展望未来,实践团队的青年学子们必将带着“红柳精神”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以专业所学续写老兵传奇,用创新思维赋能边疆发展,让胡杨般的坚韧与红柳般的活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绽放异彩。

(初稿:王佳敏、杜丽芳,初审:陈冲,终审:朱毓杰)

上一条:2025年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直播宣... 下一条:青春足迹印沙海:能动学院学子实践足迹解码“绿色长城”生态密码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电话:0931-2973750

邮编:730050

邮箱:xiaomaomao2002@163.com QQ: 39808702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访问量:2873411 次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