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子,团支书马若涵(机械电子工程红柳基地班)主动放弃休息,加入志愿服务队,扎根家乡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助学贷款服务窗口,为学弟学妹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学生骨干,马若涵等同学在校期间即关注到部分同学对助学贷款政策存在盲区。为扫清家乡学子求学路上的经济障碍,能动学子主动联系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资助中心,经过严格选拔与专业培训,成为政策宣传志愿者。他们目标明确,讲清国家政策,消除顾虑,让“助学筑梦,润心育人”理念在家乡生根。
在资助中心的指导下,能动学子充分发挥理解力强、亲和力高的优势,化身“政策宣讲员”与“服务贴心人”。他们摒弃生硬术语,用亲切乡音清晰解读申请流程、还款方式、财政贴息等关键信息,实现“零距离”沟通,并耐心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指导。同时,积极维护线上咨询平台,确保政策咨询与服务“不断线”。
服务期间,能动学子不仅答疑解惑,更注重倾听民情,系统收集操作困难、材料繁琐、还款压力等实际问题及优化建议,每日汇总反馈给资助中心,成为服务流程精细化、人性化的重要推力。

截至目前,该服务团队已累计接待咨询超300人次,协助完成贷款申请150余笔。他们以专业知识、温暖乡音和细致服务,将国家资助政策的阳光精准送达,有效缓解困难家庭教育压力,生动诠释了“助学筑梦润心育人”的内涵,为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坚实的能动青春力量。(图/文:马若涵、李海林;审核:朱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