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面: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工程水文学》,研究生课程《水科学工程与技术》和《水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等。获兰州理工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三育人”、“教学质量优秀奖”和“优秀班主任”。 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甘肃省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重点研究课题、甘肃省省委组织部陇原青年人才项目和甘肃省教育厅课题等纵向课题10余项,服务区域经济项目30余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 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 主要科研贡献: 围绕复杂地形下流域水文过程精准监测与水资源动态评估的需求,研发了基于物理机制与机器学习算法融合的遥感水文过程模拟方法,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的实时监测网络,开发了面向智慧水文的遥感监测决策平台,为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安全预警及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围绕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动态监测与固碳增效技术创新,构建了基于作物-土壤-微生物碳交互过程的农田碳循环模拟模型,研发了精准量化农田碳收支各环节通量的技术体系,开发了能够综合评估不同管理措施的农田碳循环智能管理平台,可为提升农田固碳能力、制定科学的农业碳管理策略提供定量化解决方案。 围绕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作物生境和基质模块化生产控制工艺和调控方法,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质育苗技术,研制了精准填料-动态混配-智能控制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化育苗基质生产装备,可为标准化制砖育苗、工业化铺装施工、规模化生态修复、集约化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解决方案。 学术兼职情况: 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陇原青年人才,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优秀青年人才,兰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科负责人和带头人;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理事,教育部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甘肃省高等学校土木建筑、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评审专家,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库专家,中国知网(cnki)专家库专家,甘肃省、河南省和河北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甘肃省水利厅、农业农村厅项目评审专家,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家库专家,大禹节水集团“专家智库”专家;兰州理工大学“三育人”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担任《农业工程学报》、《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灌溉排水学报》和《水利发展研究》等期刊编委。 |